游客发表

阿克苏机场开展特殊情况情景演练活动

发帖时间:2025-04-05 20:09:52

〔52〕有学者从立法权的角度认为,全国人大不是一个适合行使立法职能的机构,导致常委会立法权的膨胀,而常委会由于民意基础的缺失,产生了合法性危机。

缺乏人民信任必然会缺乏号召力的政府,仅仅依靠大棒政策和宣传口号来驱使人民的政府就很难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宪法司法化是指法院可以运用宪法条文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解决纠纷。

阿克苏机场开展特殊情况情景演练活动

名义性宪法之所以是名义性的,这在非常简单的意义上是因为它只是徒有虚名的宪法。[摘要]  人民制定的宪法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遵守,实施宪法就是让宪法运作起来。人民为什么要制定宪法?近代宪法自其在西方肇端伊始,主流的制宪理念一般是,宪法是为规范政府权力、防止任何政府权力之专断、保障个人权利与自由而制定。正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仅有法律并不意味着法治。44研究司法过程(judicial process)颇负盛名的学者亚伯拉罕(Henry J. Abraham)就指出,美国司法审查是由法院经过仔细的,通常是极其认真的深思熟虑,根据传统法律原则(taught tradition of the law)以及司法的自我约束原则,判决(1)任何法律。

宪法之所以最为重要乃因为它是当其他法律无能为力时的最有效的手段,离开宪法的保障便容易陷入无法可依的困局。88那么,蔡定剑先生的遗训宪政民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或者可以作为我们这一代法律人的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6)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保证权利和自由。

历史的前进是以无数人的被淘汰和未被淘汰为代价向前发展的。戴雪在《英宪精义》一书中对此有精彩论述,当我们说到英国特征的法治时,首先意味着:除非在国家的普通法院面前,以通常的司法程序建立对法律的明显侵犯,无人可以受到惩罚,或被合法地强迫经受人身痛苦或物质损失。66 李龙:《宪法基础理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4 挺宪政派里面,不仅有社会主义宪政派、泛宪政派,也存在着儒家宪政派、民国宪政派、国家主义宪政派以及公民宪政派等的区分。

38这尤其意味着,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护不仅需要宪法文本的载明,其之所以得以实现需要法律的实施,尤其是宪法的实施。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

阿克苏机场开展特殊情况情景演练活动

59 对于宪法司法化的路径选择及反思,学者早有研究,宪法司法化是不是中国宪法实践的有效途径的讨论,一说认为宪法司法化悖离现行宪法,并不可取,现行宪法从来没有任何规定曾由司法机关作为裁判依据合法地适用过。20所以,政权的存在是以被统治者的同意为基础的,因而所制定的宪法首先需要经人民的同意。诚如已故的著名法学家蔡定剑教授所说的,探索中国宪法实施之道,有必要先理解西方宪政国家的历史经验。13 二、为什么要制宪? 制宪,首先需要具有对宪法(Constitution)的认识。

72换言之,如果宪法授予政府无限权力,就相当于剥夺了人民的自由,法治只治民不治吏的后果首先就是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这个国家就没有宪政。(4)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七、宪政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76 正如多年以前,我们就听到过宪政的名词,但是至今不见宪政的影子。如果我们仍然停留在认为(宪法)法律是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把(宪法)法律视作反映统治阶级利益及统治的工具,宪法只会有政策化的问题,而不是司法化。

10 参见梁治平:在中国,法律是什么——以《劳动合同法》为中心展开[J],载于《洪范评论》第13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强世功:宪法司法化的悖论——兼论法学家在推动宪政中的困境[J],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阿克苏机场开展特殊情况情景演练活动

宪法之治是宪法得到实施的秩序,即宪法秩序。宪法立法化,也可以称为是宪法的立法实施,是立法机关将宪法原则和宪法规定具体化制度化的一个过程。

并请参见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2 That a good man, by his dim impulse driven, of the right way hath ever Consciousness.—Faust. 中文译自《浮士德》,董问樵译,选自《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页。46 作为宪法秩序的一部分,根据《香港基本法》第158条及《澳门基本法》第143条,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对《香港基本法》及《澳门基本法》的最终解释权,而且有权主动解释《基本法》,并不以任何机构或个人是否建议它解释为前提。88 如半个世纪以前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实行宪政的三个先决条件:一是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89 1 作者简介:吕健俊(1993年2月—),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11级,法学专业。于是宪法不仅作为一种事实状态受到承认,而且还作为一种合法秩序受到承认。

57 我国宪法的立法适用状况的研究,可以参见莫纪宏:从《宪法》在我国立法中的适用看我国现行《宪法》实施的状况[J],载于《法学杂志》2012年第12期 58 行政法作为具体化的宪法(Verwaltungsrecht als konkretisiertes Verfassungsrecht)是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院长Frize Werner于1595年发表的一篇论著。该判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在民事判决直接引用宪法。

87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在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1940年2月20日),转引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7—698页。当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若具有宪法法律的救济渠道,纸上的权利才真正属于公民个人,纸上的宪法才会真正成为现实的宪法。

因此无须讳言,宪法必须被实施,否则形同虚设。宪法是最高的法律规范,却因此最少可执行性。

概念之争本身并无意义,只要能够实现限制权力,保护权利的目的,保障宪法的实施,实现宪法之治才有其存在意义。这不仅仅是喊着要过河,同时也是在造船或者建桥。(3)国家机关应当依照宪法和法律运作,执政党也必须在宪法的框架下活动,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林来梵、褚宸舸:中国式‘宪政的概念发展史[J],载于《政法论坛》2009年第3期。

14宪法对于中国而言始终是舶来品,如何将此舶来品化为己有或者利用本土资源为其缝制新衣,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法谚有道无救济则无权利(Ubi jus ibi remedium),法律作为权利的宣示,司法则是权利的保障。

邓小平同志说的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0其涵义与自亚里士多德而开启的法治思想之滥觞——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并无本质差异。中国宪政舶来于西洋,土壤贫瘠,先天不足。

它已经在政治体制改革上,在政治体制的设计上,前进了一大步。83 人间未有无现实的理想,亦未有无理想的现实。

(2)名义性(nominal)的宪法。63人民日报更指出,该案第一次打开了法院以宪法为直接判决依据的大门,实现了宪法与公民的‘直接对话,被称作‘宪法司法化第一案。77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在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1940年2月20日),转引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7—698页。54 参见梁治平: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一个内在观察[J],载于梁治平:《法律何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3—163页。

正因如此,本文尝试通过这些问题厘清当下宪政问题论争的思路,把立场悬置起来并回归宪法常识,重新来一次逻各斯(Logos)式的宪法常识之谈。(2)制宪的目的在确认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成果,规范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利——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并请参见《宪政民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蔡定剑访谈录》[M],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37 参见丁以升、李清春:公民为什么遵守法律?(下)——评析西方学者关于公民守法理由的理论[J],载于《法学评论》2004年第1期。

55那么,宪法之治需要宪法如何实施呢?有学者指出,中国今天面临的最急迫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与其说是重修宪法和法律,写进去更多更好的条款,不如说是通过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和创造一种可能的社会环境,使业已载入宪法和法律的那些基本价值、原则逐步得到实现。而装饰性宪法不同于名义性宪法的地方在于它冒充真正宪法,其文本表述或者与保障性宪法并无多大区别,但现实中被束之高阁甚至背道而驰,因而装饰性宪法只是一纸空文。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